礼别 · 幼时光,筑梦 · 再启航——郑师新街坊幼儿园毕业典礼温情记录
2025-07-13
礼别·幼时光 筑梦·再启航
7月11日傍晚,郑师新街坊幼儿园的户外操场被夕阳镀上一层暖金色,一场关于成长与告别的毕业典礼在此拉开帷幕。
对于大班孩子而言,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毕业仪式,更是学前教育中重要过渡节点的具象化呈现——用集体记忆锚定童年,以庄重感衔接未来。
前奏篇
《幼儿生活花絮》微电影开播,镜头里,KD1班孩子们从入园时攥着衣角的怯生生,到如今蹦跳着的那份笃定,三年时光在蹒跚学步与开怀大笑间流淌。
这正是幼儿园成长可视化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,每个镜头都是对“一日生活皆课程”的最好诠释。园长的致辞温和而有力量,她提到“幼儿园是让孩子敢跌倒、敢表达的地方”。
话音未落,KD2班的《中国红》开场舞便炸开了活力,红绸翻飞间,是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淬炼出的自信。
汇演篇
汇演是一场满满的成长成果展,KD1班女生的《栀子花开》身段轻柔,那是三年课程浸润的优雅;KD3班男生的《天地龙鳞》刚劲有力,展现着体能发展的蓬勃。
轮滑表演的孩子们如彩蝶穿梭,英文剧《Walking in the forest》里发音清亮的对话,无不印证着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——在游戏中学习,在体验中成长。
家长代表走上台时,声音里充满了笑意与抑制不住的激动。“三年前送孩子来,看着他们抱着门框哭闹,到现在每天放学,都要拉着老师的手说上几遍‘明天见’才肯挪步。这就是郑师新街坊幼儿园,让我们真切感受到,他们真正做到了一个孩子来了就不想走的幼儿园……”台下的雷鸣般的掌声漫过操场,那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声。
当《90年代串烧》的旋律响起,KD1班男生们踩着复古舞步蹦跳,那些课堂上的角色扮演、区域活动中的创意迸发,早已内化为孩子的表现力。
随后,幼儿代表攥着话筒站上台,小脸蛋涨得通红却眼神明亮。“我学会了自己叠被子,学会了和小朋友们分享,学会了互帮互助……老师说我们要毕业了,但我还想每天早上给种植角的小花浇水……”稚嫩的童声未落,台下已是一片柔软的笑声,那是孩子们最纯粹的不舍与留恋。
正礼篇
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离愁,KD2班全体演绎的《能不能不要说再见》,孩子们眼眶红红的却依然认真起舞,这是情感教育中“学会告别”的重要一课。
KD3班的情景剧《我们的三年》里,小演员们模仿老师梳辫子、日常教学的模样,让在场老师们红了眼眶。当老师哽咽着说“你们永远是幼儿园的小星星”时,教育者与孩子间最纯粹的羁绊令人动容——这正是幼儿园情感浸润教育的温度所在。
播放完KD3班毕业视频后,毕业班的老师们走上台,刚开口就红了眼眶:“还记得你们刚入园时,总把我的鞋带系成死结,现在却能帮弟弟妹妹扣好扣子了。”张老师吸了吸鼻子,声音带着哽咽却格外清晰,“小学的操场比这里大,但你们永远是老师心里最亮的星星,常回来看看……”
最后,大合唱《送别》的旋律中,孩子们接过烫金的毕业证书时,或许会突然懂得:幼儿园教的不仅是唱歌跳舞,更是如何笑着说再见。
这场毕业典礼,是郑师新街坊幼儿园“以儿童为中心”教育理念的缩影,在这里不仅教知识,更在养心性。它用仪式感珍藏童年,用成长力点亮前路,让每个孩子带着被珍视的记忆,勇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而这份对教育细节的极致追求,或许就是孩子们眼中“幼儿园最好的样子”。
供稿:郑师附幼 撰稿:郑师附幼